专题活动展示

赴藏记事——余晞耀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9年4月。照片上四位,是解放军外国语文学院同班同学。当时我们同在岗巴独立营下连当兵,回到拉萨后,相约在罗布林卡拍摄的。左二是我,左一同学当时给独立营政委当秘书,在塔克逊(海拔4900米)边防队当兵;右边两位在查果拉(海拔5300米)边防队当兵。

记得1967年12月30日总参分配工作组找我谈:这次三大总部不接收任何毕业生。你们全部分到军区。我和同班十四位同学分配去西藏军区。

12月31日我收到姐姐因难产故世的电报,心中非常难受,但是没有向上级汇报。我认为个人的事,应当由自己来克服。为了减少母亲的悲痛,我和哥哥商量,怎么办?他们说:报到通知要求2月5日到青海西宁大站报到,要我把“通知”给母亲看,说分配到西宁;到了西藏以后,再写信给母亲,讲清情况。其他工作他们来做。

我们十几位同学按时到西宁大站报到,安排进藏汽车。若等客车要排队等候两个月,若乘坐解放牌大卡车,马上可以安排。我们商量后,决定坐大卡车进藏,路上行程十一天,到达拉萨。

到军区报到后不久,接到下连队当兵一年的任务。处在海拔4900米边防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平地走路也喘气,剧烈运动后,会感到缺氧头痛。但是,到边防队的第二天,就要求所有的战士,去山脚下挑水。建营房需要的土坯,泥沙靠战士们从山脚下背上来。大雪封山,给养送不上来,只得去猎野马,野马肉晒干,代替干粮。我没有羊毛的战备棉鞋,穿大头鞋又怕赶不上队伍,就穿胶鞋出发,天冷,脚冻裂了,流血了,因为两脚毫无知觉,也不觉得疼。化脓了,也只贴块胶布,继续和战士们一起训练,巡逻,执行任务。凭着一股保卫祖国的志气和自觉锻炼的热情,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在边防一年,我懂得了什么叫艰苦,也知道如何去克服。我深深体会到边防战士为保卫祖国,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高尚品德,和真诚相助的战友之情。那些可爱的边防战士的形象至今仿佛还历历在目,鼓舞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