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老照片我一直留着,可是照片中哪一个是我,已很难分辨了,因为一来大家棉衣棉帽都差不多,二来这张照片已过了六十多年,如何用现在老翁的面孔去鉴别当年的少年?这是1958年春节前,放寒假时北京电力学校参加十三陵水库劳动的师生合影。你看照片的背景:山、繁忙的工地、简易的铁軌、大风和处处都是沙尘的环境。
十三陵水库是毛主席于1958年号召修建的,解放后北京工农业发展、人口增加致用水紧缺,政府决定在十三陵修建水库以补充北京用水,水库是在三面群山环抱的出口处修建一条大坝,形成水库。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大坝是土坝,要将大量土运到坝处并夯实,工程量大且工期短,要在夏天雨季前需要把大坝建成,所以北京市几乎所有的单位都去参加。
1958年寒假,北京电力学校组织师生去工地,我也报名去了,属第一批到达十三岭的人,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条件的艰苦——当时吃的是每顿二个窝头一根大头菜,在露天就着沙尘吃;住的是临时工棚,棚少人多,睡觉人挤人,翻身都很困难;劳动强度很大,都是人推着小車装土送到坝基处,一点一点堆高。
经过北京全市人民的努力,短短六个月,到1958年6月30日水库胜利建成,开始蓄水。毛主席还亲笔题写 “十三陵水库”五个大字镶在大坝外坡上。
我去十三陵水库劳动一共去了二次,照片上是第一次,第二次是1959年暑假,那时大坝第一期已建成蓄水,要加高以增加库容,把土运到坝頂,劳动强度更大。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