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展示

一生与“电”结缘——赵宪萍

文革期间,我高中毕业后,在工厂做了三年电工,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入大学。这张照片是1978年3月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去大学报到之前,与我工作的同事们合影留念。前排左一是我。这也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我初中时就开始对“电”感兴趣,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产生“光”、“热”、及“巨大能量”,神秘的电磁现象,引起我极大的求知欲望。高中时,我还和几个同学制作过一个全套“发电、输电、用电”线路模型,当时三个班级,只有我们做了这个模型,受到物理老师的极大赞赏。

三年电工期间,我非常热爱这个工作,认真向师傅学习技术,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师傅讲什么就随时记下来。平时也很注意自己看书,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工作中积极主动。我曾多次在电线杆上带电操作1万伏的跌落开关,爬过厂房房顶修广播喇叭,在移动脚手架高台上安装车间大梁上的照明灯,修过各种电机(包括厂里水塔的深水泵电机),修过厂里各种机械的电器部分,只要转动的部分不转了,那就要我们去及时修复;跳闸了,要我们及时合闸,保证厂里生产和生活用电正常和安全,也培养了自己主动及时服务的意识。

三年的工作经历使我终生难忘并获益良多。锻炼了动手能力,为之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我1986年由山西电力勘测设计院调入上海电力学院,教学工作中,我经常要带学生去电厂实习,自己从不惧高,在几十米高的锅炉上给学生讲解设备、系统的布置,都能从容不迫,带领学生在锅炉上由高到低,一层层讲解下来。科研工作中,自己搭建试验台,电器部分全部自己搞定,机械转动部分凭耳朵听声音也能判断其转动的正常与否,对试验台的安全性予以充分的重视,保证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终身与“电”结缘,愿做“电”的有缘人。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