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展示

上电,我青春年华永在的地方——陈中华

我是恢复高考第一届大学生(77级),于1982年1月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上海电力专科学校,至今已过去38年。
    记得报到时,学校的后勤部门非常热情地安排好我和新进员工的住宿,学校也非常的关心我们,组织我们去相关电厂(杨树浦发电厂、宝钢发电厂等)参观,并组织我们去苏州东山等地旅游。

当时,我分在函授部(现在的成教学院),负责物理学教学工作。当时外地函数站的条件都比较差,但学生的勤奋学习的态度至今记忆犹新,这张照片是八十年代在合肥供电局函授站上课期间拍摄的。照片后排右一是我,左一为数学老师周盘新、前排是制图老师曹慧萍、合肥站负责人朱老师。

38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学校从专科到本科,到更名大学和申报博士点成功。作为一名老电院人,我为自己也曾为之付出过而感到自豪。特别是我们由原先的基础部发展出四个院部: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由物理教研室变为物理系。这些巨大变化在上海市一般高校中也算是在前面的。

2007年学校决定申报“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光伏发电方向)”,由我负责调研申报,当年即申报成功并于2008年9月招进第一届本科生,到如今短短12年,我校物理学科已发展成为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物理学)和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新能源材料),每年招收本科生70名、硕士研究生50名左右的规模。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杨金焕教授,是他默默的坚守光伏研究,以及他在我国太阳能学术界的影响力,为我校物理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时代在前进,上海电力大学在发展,由衷祝福这颗灿烂的电力明珠明天更加辉煌。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