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展示

参加1969年夏天丹阳湖抗洪——马民勋

1968年我于哈军工二系(62级)毕业,分配到九院(核武器研究设计院即现在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当时,我们新报到的同学全部到二十军五十九师七团的丹阳湖农场劳动鍛练。照片是三营九连九班全体同志的合影,前排中间是我。

丹阳湖农场地处安徽省当涂县,是围湖造地的农场。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固加高大堤。在枯水期从大堤外的湖中将泥土一担一担挑上大堤上,将大堤加高,我们称之为挑大堤。这是一项很重的体力劳动,干一天话,累得都不想动弹。但是参加劳动的大学生没有一个叫苦叫累,都是咬牙坚持下来。

1969年夏天雨季到来,大雨如注,湖面水位急剧上升。整个农场是围湖造地而形成的,农场的土地在湖面近十米以下,靠一条人工的大堤挡住湖水。我们的營房就在大堤边上,湖面就在头顶之上,一旦大堤被冲垮,将是灭顶之灾。

师部发出号令,全体成员投入抗洪斗争,确保大堤的安全。当时,每天大雨不断,大堤上泥泞不堪,一脚下去,泥有三,四寸高,而且非常滑。我们要把一个个装满泥土的麻包搬上大堤。堤的斜坡很滑,空手上去都很困难,更不用说要搬一个一百多斤的麻(草)袋了。全是靠大家一级一级搭手才可以把一袋泥土搬上堤顶。我们当时都是赤膊身披一条麻袋,穿短裤赤脚干活。干半个小时就回宿舍,喝点生姜辣椒汤,坐在床上洗洗泥脚。由于天天下雨,宿舍里已是水漫金山,坐在床上就可以洗脚,晚上就在这样的床上睡觉。这样一连好几天。直至69年7月20日,上级下达命令,为了保证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并为了保全对面老百姓的围圩安全,决定放弃抗洪,撤出农场,转移至地势较高的师部梅山居住了下来。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