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展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吴秀玲

我1963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绝缘专业,由于当时中苏关系恶化,大学英语师资紧缺,高教部下文,要求有能力的大学自主培养英语师资,以补充学校英语师资的不足。所以学校就在我们这届学生中抽调了15名学生,主修英语,我是其中之一。从此,学工就变成了学文。

这是一张80年代初我在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工作时,与所教学生在西安兴庆公园合影的照片。一张普普通通的照片,但也是一张我愿意保留和收藏的照片。照片上的学生来自学校不同专业各个小班,是学校的英语提高班,也是一个没有班干部,没有辅导员的非自然班。学生白天在原班级上课,英语只好晚上授课。两年英语教学后的这张合影,是对我教学和付出的认可,但更是一种鞭策。

这张照片会使我想起我这一辈子的教学生涯,有过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要求的班级。我教过工农兵学员,教过本科生、研究生;教过英语提高班,中英合作班;教过大学英语,也从事过英语专业的教学。从用中文组织教学,到用英语授课,从讲授知识,到能力培养,我的体会是,我做了一辈子的教师,也一辈子在学做教师。

有人说,教师是默默付出的一个职业,但我认为,每当一届一届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参与祖国建设时,每一个有过付出、给过帮助的教师都是在收获自己的成果,都在为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贡献。教师的生活虽然平淡,但有的是自豪和骄傲!

2020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