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展示

第一次进京——陈发堂

1982年底,临近放寒假,我工作的近代物理实验室,有一个做核物理实验用的放射源铯137137Cs)包裹体发生破裂,需要送到北京中科院换一个新的。那时我刚工作不久,在实验室里也算最年轻的男教师,护送放射源去北京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我的身上。当然我也非常想有机会去北京看看。放射源很小,大约也就一枚五角钱硬币大小。但是因为放射性很强,毒性很大,平时都小心翼翼的保存在一个像暖水瓶大小的铅罐子里,铅罐子大约有三十多斤重。要带这么一个危险的放射性家伙坐火车,最怕有人把他当金属偷走。为了安全,我专门做了带提手的木盒子,还带了一段铁丝方便固定。那时卧铺不好买,我就买了一张去北京的硬座,一上火车我就用铁丝把木箱牢牢的绑在座位下面。那时乘火车从西安到北京要25个小时,绿皮车厢由蒸汽机车牵引,和今天高铁5个小时就到不可同日而语。一路上我寸步不敢离开放射源,也不敢睡觉。时间一晃过去快四十年了,现在想想当时带这么危险的放射源去乘火车,放在现在应该算是违法行为吧,但当时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的安全意识。

放射源安全送达中科院,一块石头总算落地。回西安的前一天我去了向往已久的天安门。当我第一次站在天安门前时激动不已,站在天安门广场中心环顾四周,感觉自己非常渺小。 那时全国只有北京有地铁,单程票价五角,我在地铁里乘了几个来回才感觉过足了瘾。现在各大城市几乎都建设有地铁,地铁成了我们最平常和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这也尽显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建设成就和强大工程能力。

2020518